• 首页 首页 icon
  • 工具库 工具库 icon
    • IP查询 IP查询 icon
  • 内容库 内容库 icon
    • 快讯库 快讯库 icon
    • 精品库 精品库 icon
    • 知识库 知识库 icon
  • 更多 更多 icon
    • 服务条款 服务条款 icon

初学坐禅入定的感觉打坐禅定入定后的感觉

武飞扬头像
xhjyxxw
帮助0

知行礼动

大家好,今日小经来聊聊一篇关于初学坐禅入定的感觉,打坐禅定入定后的感觉的文章,现在让我们往下看看吧!

1、<>说的最详细!坐禅三昧经卷下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尔时行者虽得一心定力未成。

2、犹为欲界烦恼所乱。

3、当作方便进学初禅呵弃爱欲。

4、云何呵弃。

5、观欲界过欲为不净种种不善。

6、当念初禅安隐快乐。

7、观欲云何。

8、知欲无常功德怨家。

9、如幻如化空无所得。

10、念之未得痴心已乱。

11、何况已得淫欲缠覆。

12、天上乐处犹不常安。

13、何况人中。

14、人心着欲无有厌足。

15、如火得薪如海吞流。

16、如顶生王虽雨七宝王四天下。

17、帝释分座犹不如足。

18、如那睺沙。

19、姓也。

20、转金轮王为欲所逼堕蟒蛇中。

21、又如仙人食果衣草隐居深山被发求道。

22、犹复不免欲贼所坏。

23、欲乐甚少怨毒甚多。

24、着欲之人恶友相近善人疏远欲为毒酒愚惑醉死。

25、欲为欺诳走使愚人。

26、疲苦万端不得自在。

27、唯有离欲身心安隐快乐无极。

28、欲无所得如狗咬枯骨。

29、求欲勤劳极苦乃得。

30、得之甚难失之甚易。

31、如假借须臾势不得久。

32、如梦所见恍惚即灭。

33、欲之为患。

34、求之既苦得之亦苦。

35、多得多苦。

36、如火得薪多益多炽。

37、欲如搏肉众鸟竞逐。

38、以要言之。

39、如蛾赴火如鱼吞钩。

40、如鹿逐声如渴饮醎水。

41、一切众生为欲致患无苦不至。

42、是故当知。

43、欲为毒害。

44、当求初禅灭断欲火。

45、行者一心精勤信乐。

46、令心增进意不散乱。

47、观欲心厌除结恼尽。

48、得初禅定离欲盛火得清凉定。

49、如热得荫如贫得富。

50、是时便得初禅喜觉。

51、思惟禅中种种功德。

52、观分别好丑便得一心  问曰。

53、修行禅人得一心相。

54、云何可知。

55、答曰。

56、面色悦泽徐行靖正不失一心目不着色。

57、神德定力不贪名利击破憍慢其性柔软不怀毒害无复悭嫉。

58、直信心净论议不诤。

59、身无欺诳易可与语。

60、柔软惭愧心常在法。

61、勤修精进持戒完具。

62、诵经正忆念随法行。

63、意常喜悦嗔处不嗔四供养中不净不受。

64、净施则受知量止足。

65、寤起轻利能行二施忍辱除邪。

66、论议不自满言语鲜少。

67、谦恪恭敬上中下座。

68、善师善知识常亲近随顺。

69、饮食知节不着欲味。

70、乐独静处若苦若乐心忍不动。

71、无怨无竞不喜斗讼。

72、如是等种种相得知一心相。

73、此觉观二事乱禅定心。

74、如水澄静波荡则浊。

75、行者如是内已一心觉观所恼。

76、如极得息如睡得安。

77、是时次第无觉无观生清净定。

78、内净喜乐得入二禅。

79、心静默然本所不得。

80、今得此喜。

81、是时心观以喜为患。

82、如上觉观行无喜法。

83、乃离喜地得贤圣所说乐。

84、一心谛知念护得入三禅。

85、已弃喜故谛知忆念乐护。

86、圣人言乐护。

87、余人难舍乐中第一。

88、过此以往无复乐也。

89、是故一切圣人。

90、于一切净地中。

91、说慈为第一乐。

92、乐则是患。

93、所以者何。

94、第一禅中心不动转。

95、以无事故有动则有转。

96、有转则有苦。

97、是故三禅以乐为患。

98、复以善妙舍此苦乐。

99、先弃忧喜除苦乐意。

100、护念清净得入第四禅。

101、不苦不乐护清净念一心。

102、是故佛言。

103、护最清净第一名第四禅。

104、以第三禅乐动故名之为苦。

105、是故四禅除灭苦乐名不动处。

106、渐观空处破内外色想。

107、灭有对想。

108、不念种种色想。

109、观无量空处。

110、常观色过。

111、念空处定上妙功德。

112、习念是法逮得空处。

113、念无量识处观空处过。

114、念无量识处功德。

115、习念是法逮得识处。

116、念无所有处观识处过。

117、念无所有处功德。

118、习念是法便得无所有处。

119、念非有想非无想处。

120、若一切想其患甚多。

121、若病若疮若无想是愚痴处。

122、是故非有想非无想。

123、是第一安隐善处。

124、观无所有处过。

125、念非有想非无想功德。

126、习念是法便得非有想非无想处。

127、或有行者。

128、先从初地乃至上地。

129、复于上地习行慈心。

130、先自得乐破嗔恚毒。

131、次及十方无量众生。

132、是时便得慈心三昧。

133、悲心怜愍众生之苦。

134、能破众恼。

135、广及无量众生。

136、是时便得悲心三昧。

137、能破不悦。

138、令无量众生皆得喜悦。

139、是时便得喜心三昧。

140、能破苦乐。

141、直观十方无量众生。

142、是时便得护心三昧。

143、二禅亦复如是。

144、三禅四禅除喜。

145、次学五通。

146、身能飞行变化自在。

147、行者一心欲定精进定一心定慧定。

148、一心观身常作轻想欲成飞行。

149、若大若小(以欲定过为大以欲定灭为小)。

150、此二俱患精进翘勤。

151、常能一心思惟轻观。

152、如能浮人心力强故而不沉没。

153、亦如猿猴从高上堕。

154、心力强故身无痛患。

155、此亦如是。

156、欲力精进力一心力慧力令其广大。

157、而身更小便能运身  复次观身空界。

158、常习此观。

159、欲力精进力一心力慧力极为广大。

160、便能举身。

161、如大风力致重达远。

162、此亦如是。

163、初当自试。

164、离地一尺二尺。

165、渐至一丈还来本处。

166、如鸟子学飞小儿学行。

167、思惟自审知心力大必能至远。

168、学观四大。

169、除却地大但观三大。

170、心念不散便得自在。

171、身无挂碍如鸟飞行。

172、当复学习。

173、远作近想是故近灭远出。

174、复能变化诸物。

175、如观木地种除却余种。

176、此木便变为地。

177、所以者何。

178、木有地种分故。

179、水火风空金银宝物悉皆如是。

180、何以故。

181、木有诸种分故。

182、是初神通根本。

183、四禅有十四变化心。

184、初禅二果。

185、一者初禅。

186、二者欲界。

187、二禅三果。

188、一者二禅。

189、二者初禅。

190、三者欲界。

191、三禅四果。

192、一者三禅。

193、二者二禅。

194、三者初禅。

195、四者欲界。

196、四禅五果。

197、一者四禅。

198、二者三禅。

199、三者二禅。

200、四者初禅。

201、五者欲界。

202、余通如摩诃衍论中说。

203、世尊弟子习学五法门志求涅槃。

204、有二种人。

205、或好定多以快乐故。

206、或好智多畏苦患故。

207、定多者先学禅法后学涅槃。

208、智多者直趣涅槃。

209、直趣涅槃者未断烦恼亦未得禅。

210、专心不散直求涅槃越爱等诸烦恼。

211、是名涅槃。

212、身实无常苦不净无我。

213、以身颠倒故常乐我净。

214、以是故事事爱着其身。

215、是则底下众生。

216、行者欲破颠倒故。

217、当习四念止观。

218、观身种种多诸苦患。

219、从因缘生故无常种种恼故苦。

220、身有三十六物故不净。

221、以不得自在故无我。

222、习如是观。

223、观内身观外身观内外身。

224、习如是观。

225、是谓身念止。

226、身实相如是。

227、何故于此而起颠倒爱着此身。

228、谛思惟念身边乐痛。

229、以爱乐痛故着此身。

230、当观乐痛实不可得。

231、云何不得因衣食故致乐。

232、乐过则苦生。

233、非实乐故。

234、如患疮苦以药涂治痛止为乐。

235、以大苦故谓小苦为乐。

236、非实乐也。

237、复次以故苦为苦。

238、新苦为乐。

239、如担重易肩而以新重为乐。

240、非实常乐也。

241、如火性热无暂冷时。

242、若是实乐不应有不乐。

243、或曰。

244、外事是乐因缘不必是乐。

245、或时乐因或时苦因。

246、若使心法与爱相应尔时是乐。

247、与恚相应尔时是苦。

248、与痴相应不苦不乐。

249、以此推之。

250、可知有乐无乐。

251、答曰。

252、无也。

253、淫欲不应是乐。

254、何以故。

255、若淫欲在内。

256、不应外求女色。

257、外求女色当知淫苦。

258、若淫是乐不应时时弃。

259、若弃不应是乐。

260、于大苦中以小苦为乐也。

261、如人应死全命受鞭。

262、以是为乐。

263、欲心炽盛以欲为乐。

264、老时厌欲知欲非乐。

265、若实乐相不应生厌。

266、如是种种因缘欲乐相实不可得。

267、乐失则苦。

268、佛言。

269、乐痛应观苦。

270、苦痛应观乐。

271、如箭在体。

272、不苦不乐应观生灭无常。

273、是谓痛念止。

274、当知心受苦乐受不苦不乐。

275、云何心。

276、是心无常从因缘生故。

277、生灭不住相似生故。

278、但颠倒故谓是为一。

279、本无今有已有还无。

280、是故无常。

281、观知心空云何为空。

282、从因缘生有眼有色可见忆念。

283、欲见如是等和合眼识生。

284、如日爱珠。

285、有日有珠。

286、有干草牛屎众缘和合于是火生。

287、一个一个地推求火不可得。

288、缘合有火。

289、眼识亦尔。

290、不住眼中亦非色中住。

291、不两中间住。

292、无有住处亦复不无。

293、是故佛言。

294、如幻如化现在心观过去心。

295、或苦或乐或不苦不乐。

296、心各各异各各灭。

297、有欲心无欲心亦如是。

298、各各异各各灭。

299、观内心观外心观内外心亦如是。

300、是名心念止。

301、复次观心为属谁。

302、观想思惟念欲等诸心相应法不相应法。

303、谛观其主主不可得。

304、何以故。

305、从因缘生故无常。

306、无常故苦。

307、苦故不自在。

308、不自在故无主。

309、无主故空。

310、前别观身痛心法不可得。

311、今更总观四念止中主不可得。

312、离此处求亦不可得。

313、若常不可得。

314、无常亦不可得。

315、若常应当常苦常乐亦不应忘。

316、若常有神者。

317、无杀恼罪亦无涅槃。

318、若身是神。

319、无常身灭神亦应灭。

320、亦无后世亦无罪福。

321、如是遍观无主。

322、诸法皆空不自在。

323、因缘合故生。

324、因缘坏故灭。

325、如是缘合法是名法念止。

326、若行者得法念止。

327、厌世间空老病死法都无少许常乐我净。

328、我于此空法复何所求。

329、应当入涅槃最善法中住。

330、建精进力得深舍摩陀故(深舍摩陀者住心一处名也此土无是名)。

331、是时得深舍摩陀。

332、住第四法念止中。

333、观诸法相皆苦无乐。

334、无乐是实余者妄语。

335、苦因爱等诸烦恼及业。

336、是非天非时非尘等种种妄语中生。

337、是烦恼及业出生此苦。

338、是苦入涅槃时一切灭尽。

339、非色无色界及世界始世界始(外道谓一切有法之初色为世界始外道谓涅槃也以此有始能化作万物即名造化也)等种种妄语能灭此苦。

340、正见等八直是涅槃道。

341、非余外道苦行种种空持戒空禅定空智慧。

342、何以故。

343、佛法中戒定慧三法合行能入涅槃。

344、譬如人立平地持好弓箭能射杀怨贼。

345、三法合行亦如是。

346、戒为平地。

347、禅定为快弓。

348、智慧为利箭。

349、三事备足能杀烦恼贼。

350、以是故外道辈不得涅槃。

351、行者是时作四法缘观缘如射博。

352、观苦四种。

353、因缘生故无常。

354、身心恼故苦。

355、无一可得故空。

356、无作无受故无我。

357、观习四种。

358、烦恼有漏业和合故集。

359、相似果生故因。

360、是中得一切行故生。

361、非相似果相续故缘。

362、观尽四种。

363、一切烦恼覆故闭。

364、除烦恼火故灭一切法中第一故妙。

365、世间过去故出。

366、观道四种。

367、能到涅槃故道。

368、不颠倒故正。

369、一切圣人去处故迹。

370、得脱世愁恼故离。

371、如是观者得无漏相似法。

372、名为暖法。

373、云何名暖。

374、常勤精进故名暖法。

375、诸烦恼薪无漏智火。

376、烧火欲出初相名为暖法。

377、譬如钻火初钻烟出。

378、是名暖。

379、是为涅槃道初相。

380、佛弟子中有二种人。

381、一者多好一心求禅定。

382、是人有漏道。

383、二者多除爱着好实智慧。

384、是人直趣涅槃入暖法中。

385、有暖相者深得一心。

386、实法镜到无漏界边(镜中像似面界边非中故以为喻)。

387、行者是时大得安隐。

388、自念。

389、我定当得涅槃。

390、见此道故。

391、如人穿井得至湿泥。

392、知当得水不久。

393、如人击贼贼已退散。

394、自知得胜意中安隐。

395、如人怖死。

396、人欲知活不。

397、当先试之以杖打身。

398、若隐胗脉起者。

399、知是有暖必可得活。

400、亦如听法人思惟喜悦心着是时心热。

401、行者如是有暖法故名为有暖。

402、亦名能得涅槃分善根。

403、是善根法有十六行四谛缘。

404、六地中一智慧一切无漏法基。

405、野人能行安隐(于无漏疏故名为野人案梵本尔先言凡夫人非)。

406、是名有暖法。

407、增进转上更名顶法。

408、如乳变为酪。

409、是人观法实相。

410、我当得苦脱。

411、心爱是法是为真法能除种种苦患及老病死。

412、是时思惟此法谁说。

413、是佛世尊。

414、从是得佛宝中信心清净大欢喜悦。

415、若无此法一切烦恼谁当能遮。

416、我当云何得实智慧少许明。

417、从是得法宝中信心清净大欢喜悦。

418、若我不得佛弟子辈好伴。

419、云何当得实智慧少许明。

420、从是得僧宝中信心清净大欢喜悦。

421、是三宝中得一心清净合实智慧。

422、是顶善根。

423、亦名顶法。

424、亦名能得涅槃分善根。

425、如波罗延经中说  佛宝法僧宝  谁有少信净  是名顶善根  汝曹一心持  云何为少信。

426、于佛菩萨辟支佛阿罗汉边为少。

427、于野人边为多。

428、复次此可破可失是故名少。

429、如法句说  芭蕉生实死  竹生实亦然  骡有子则死  小人得养死  破失非利故  小人得名誉  白净分失尽  乃至顶法堕  复次未断诸结使。

430、未得无漏无量慧心。

431、以是故名少。

432、复次勤精进一心入涅槃道中。

433、更了了观五阴四谛十六行。

434、是时心不缩不悔不退。

435、爱乐入忍是名忍善根。

436、忍何等。

437、随四谛行是名为忍。

438、是善根三种上中下三时。

439、云何名忍。

440、观五阴无常苦空无我。

441、心忍不退是名忍。

442、复次观诸世间尽苦空无有乐。

443、是苦因习爱等诸烦恼。

444、是习智缘尽是名上法更无有上。

445、八直道能令行人得至涅槃更无有上。

446、如是信心不悔不疑忍是名忍。

447、是中更有忍。

448、种种结使种种烦恼疑悔。

449、来入心中不能令破。

450、譬如石山种种风水不能漂动。

451、是故名忍。

452、是事得名真好野人。

453、如佛说法句中  世界正见上  谁有得多者  乃至千万岁  终不堕恶道  是世间正见是名为忍善根。

454、是人多增进一心极厌世界行。

455、欲了了四谛相作证趣涅槃。

456、如是一心中是名世间第一法。

457、一时住四行无常苦空无我。

458、观一谛苦法忍共缘故。

459、何以故观欲界五受阴无常苦空无我。

460、是中心忍入慧。

461、亦是相应心心数法。

462、是名苦法忍。

463、身业口业及心不相应诸行。

464、现在未来世一切无漏法初门。

465、是名苦法忍(法无漏法忍信受也)。

466、次第生苦法智苦法忍断结使苦法智作证。

467、譬如一人刈一人束。

468、亦如利刀斫竹得风即偃。

469、忍智功夫故。

470、是事得办欲界系见苦断十结得得尔时异等智得无漏智未得无漏慧得是时成就一智(等智未来成就)。

471、第二心中成就法智苦智等智。

472、过第三心第四心。

473、成就四智苦智法智比智等智。

474、习尽道法智中。

475、一个一个地智增。

476、离欲人知他心智成就增。

477、苦比忍苦比智断十八结。

478、是四心苦谛能得。

479、习法忍习法智断欲界系七结。

480、习比忍习比智断色无色界系十三结。

481、尽法忍尽法智断欲界系七结。

482、尽比忍尽比智断色。

483、无色界系十二结。

484、道法忍道法智断欲界系八结。

485、道比忍道比智断色无色界系十四结。

486、道比智是名须陀般那(下子上子)。

487、实知诸法相。

488、是十六心能十五心中利根名随法行。

489、钝根名随信行。

490、是二人未离欲。

491、名初果向先未断结得十六心。

492、名须陀般那。

493、若先断六品结得十六心。

494、名息忌陀伽迷(秦言一来)。

495、若先断九品结得十六心。

496、名阿那迦迷(秦言不来)。

497、先未离欲断八十八结故。

498、名须陀般那。

499、复次无漏果善根得。

500、得故名须陀般那。

501、利根名见得。

502、钝根名信爱。

503、思惟结未断。

504、余残七世生。

505、若思惟结三种断。

506、名家家三世生。

507、圣道八分三十七品名流流向涅槃。

508、随是流行故名须陀般那。

509、是为佛初功德子恶道得脱。

510、三结断三毒薄。

511、名息忌陀伽迷。

512、复次欲界结九种(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513、见谛断思惟断。

514、若凡夫人。

515、先以有漏道断欲界系六种结入见谛道。

516、十六心中得名息忌陀伽迷。

517、若八种断入见谛道。

518、第十六心中一种名息忌陀伽迷果向呵那伽迷。

519、若佛弟子得须陀般那。

520、单断三结欲得息忌陀伽迷。

521、是思惟断欲界系九种结六种断。

522、是名息忌陀伽迷八种断。

523、是名一种息忌陀伽迷果向阿那伽迷。

524、若凡夫人先断欲界系九种结入见谛道。

525、第十六心中名阿那伽迷。

526、若得息忌陀伽迷进。

527、断三种思惟结。

528、第九解脱道名阿那伽迷。

529、阿那伽迷有九种。

530、今世必入涅槃阿那伽迷。

531、中阴入涅槃阿那伽迷。

532、生已入涅槃阿那伽迷。

533、勤求入涅槃阿那伽迷。

534、不勤求入涅槃阿那伽迷。

535、上行入涅槃阿那伽迷。

536、至阿迦尼吒入涅槃阿那伽迷。

537、到无色定入涅槃阿那伽迷。

538、身证阿那伽迷。

539、行向阿罗汉阿那伽迷。

540、色无色界九种结。

541、以第九无碍道金刚三昧破一切结。

542、第九解脱道尽智修一切善根。

543、是名阿罗汉果。

544、是阿罗汉有九种。

545、退法不退法死法守法住法必知法不坏法慧脱共脱濡智濡进。

546、行五种法退是名退法。

547、利智利进行五种法不退。

548、是名不退法。

549、濡智濡进利厌思惟自杀身。

550、是名死法。

551、濡智大进自护身。

552、是名守法。

553、中智中进不增不减处中而住。

554、是名住法。

555、少利智勤精进能得不坏心解脱。

556、是名必知法。

557、利智大进初得不坏心解脱。

558、是名不坏法。

559、不能入诸禅未到地中诸漏尽。

560、是名慧解脱。

561、得诸禅亦得灭禅诸漏尽。

562、是名共解脱。

563、有阿罗汉。

564、一切有为法常厌满足。

565、更不求功德。

566、待时入涅槃。

567、有阿罗汉。

568、求四禅四无色定四等心。

569、八解脱八胜处十一切入九次第六神通。

570、愿智阿兰若那三昧(秦言无诤阿兰若言无事或言空寂旧言须菩提常行空寂行非也自是无诤行耳无诤者将护众生不令起诤于我耳起诤如舍利弗目连夜入陶屋中宿致拘迦离起诤者是也)。

571、超越三昧熏禅三解脱门及放舍(放舍者三脱门空无愿无相空无愿无相即十二门念反著者也)。

572、更作利智勤精进。

573、入如是诸禅功德。

574、是名得不退法不坏法。

575、若佛不出世无佛法无弟子时。

576、是时离欲人辟支佛出。

577、辟支佛有三种。

578、上中下下者本得须陀般那若息忌陀伽迷。

579、是须陀般那于第七世生人中。

580、是时无佛法不得作弟子。

581、复不应八世生。

582、是时作辟支佛。

583、若息忌陀伽迷二世生。

584、是时无佛法不得作弟子。

585、复不应三世生。

586、是时作辟支佛。

587、有人愿作辟支佛。

588、种辟支佛善根时。

589、无佛法善根熟。

590、尔时厌世出家得道名辟支佛。

591、是名中辟支佛。

592、有人求佛道。

593、智力进力少以因缘退(如舍利弗是也)。

594、是时佛不出世无佛法亦无弟子。

595、而善根行熟作辟支佛。

596、有相好若少若多。

597、厌世出家得道是名上辟支佛。

598、于诸法中智慧浅入名阿罗汉。

599、中入名辟支佛。

600、深入名佛。

601、如遥见树不能分别枝。

602、小近能分别枝。

603、不能分别华叶。

604、到树下尽能分别知树枝叶华实。

605、声闻能知一切诸行无常一切诸法无主唯涅槃善安隐。

606、声闻能如是观。

607、不能分别深入深知辟支佛少能分别。

608、亦不能深入深知。

609、佛知诸法分别究畅。

610、深入深知也。

611、如波罗奈国王。

612、夏暑热时处高楼上坐七宝床。

613、令青衣磨牛头栴檀香涂身。

614、青衣臂多着钏。

615、摩王身时钏声满耳。

616、王甚患之。

617、教次第令脱。

618、钏少声微。

619、唯独一钏寂然无声。

620、王时悟曰。

621、国家臣民宫人婇女。

622、多事多恼亦复如是。

623、即时离欲独处思惟得辟支佛。

624、须发自落着自然衣。

625、从楼阁去。

626、以己神足力出家入山。

627、如是因缘中品辟支佛也  若行者求佛道。

628、入禅先当系心专念十方三世诸佛生身。

629、莫念地水火风山树草木。

630、天地之中有形之类及诸余法一切莫念。

631、但念诸佛生身处在虚空。

632、譬如大海清水中央金山王须弥。

633、如夜闇中然大火如大施祠中七宝幢。

634、佛身如是。

635、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636、常出无量清净光明于虚空相青色中。

637、常念佛身相如是。

638、行者便得十方三世诸佛悉在心目前一切悉见三昧。

639、若心余处缘还摄令住念在佛身。

640、是时便见东方三百千万千万亿种无量诸佛。

641、如是南方西方北方四维上下。

642、随所念方见一切佛。

643、如人夜观星宿。

644、百千无量种星宿悉见。

645、菩萨得是三昧。

646、除无量劫厚罪令薄。

647、薄者令灭。

648、得是三昧已。

649、当念佛种种无量功德一切智一切解一切见一切德。

650、得大慈大悲自在。

651、自初出无明[谷-禾 卵]四无畏五眼十力十八不共法。

652、能除无量苦救老死畏。

653、与常乐涅槃。

654、佛有如是等种种无量功德。

655、作是念已自发愿言。

656、我何时当得佛身佛功德巍巍如是。

657、复作大誓。

658、过去一切福。

659、现在一切福。

660、尽持求佛道不用余报。

661、复作是念。

662、一切众生甚可怜愍。

663、诸佛身功德巍巍如是。

664、众生云何更求余业而不求佛。

665、譬如贵家盲子堕大深坑饥穷困苦食粪食泥。

666、父甚愍之。

667、为求方便。

668、拯之于深坑。

669、食之以上馔。

670、行者念言。

671、佛二种身功德甘露如是。

672、而诸众生堕生死深坑食诸不净。

673、以大悲心我当拯济一切众生。

674、令得佛道度生死岸。

675、以佛种种功德法味悉令饱满。

676、一切佛法愿悉得之。

677、闻诵持问观行得果为作阶梯。

678、立大要誓被三愿铠。

679、外破魔众内击结贼。

680、直入不回。

681、如是三愿。

682、比无量诸愿愿皆住之。

683、为度众生得佛道故。

684、如是念如是愿。

685、是为菩萨念佛三昧  ...........。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篇好文章是转载于:知行礼动

  • 版权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及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请提供相关证据及您的身份证明,我们将在收到邮件后48小时内删除。
  • 本站站名: 知行礼动
  • 本文地址: /news/detail/tanhcehfii
系列文章
更多 icon
同类精品
更多 icon
继续加载